水为茶之母。因此比利时中华茶学院在基本茶理课程设计中把品水放在品茶之前。 学茶之前先了解水与茶的影响,在学茶的同时也必须了解火与茶的影响以及器与茶如何搭配。

如何把中国茶教育与国外的教育系统能够连接是我这一段时间一直不断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比利时从中学教育开始孩子学习的方向就开始进行区分化,如何跟国内的不同培训课程连接与划分呢?比如

不分科的中高中为 ASO ,换句话讲等学完了以后再进行分科学习。

  • 过去两年在比利时给一般中高中学生们讲茶时,依照可持续性发展的框架我设计了一个题目是茶与人的三生三世讲座。
  • 模板化的业余茶人(不分年龄)讲座课程, Tea Hoppers

任何牵涉职业专长训练的学校, TSO (系列课程设计以及培训,基本地理、植物生物学、茶理有绝对学习的必要,而且课程之间具有阶层性,数据合理化非常重要)

  • Tea Sommelier 侍茶师
  • Tea Nose
  • Tea Quality Evaluator
    (国外没有真正的茶学院所以这类的课程如果能跟国内的专业学院一起合作会对中国茶推广与教学有帮助)
    (如何创造市场职业价值认可很重要,在国外可以与旅馆学校或是商专合作)

以销售商业能力为主的职业训练,BSO, 这个头衔目前在市场上(中外皆然)相当的混乱。国外的教育合作系统为商学院为主。

以艺术表达为主的职业训练,KSO (历史、文化修养的培训基本很重要,强调体会创新能力)

  • 茶艺师 Tea Art

期待你能提供想法与建议。